如何从国际大都市的发生发展理解“卓越”和“具有世界影响力”,是值得探讨的理论性和政策性课题。本文基于国际大都市的双元竞争力(全球经济竞争力和城市可持续性竞争力)概念模型,提出上海未来发展需要超越传统的全球城市概念,致力于建设引领型的国际大都市。
一、如何理解国际大都市
研究上海城市发展,以及将上海与国际上的头部城市进行比较,涉及城市功能、人口规模、城市品质等重要内容,需要区分国际大都市、全球城市、超大城市、可持续性城市等几个具有相关性的重要概念。
(一)国际大都市(international metropolis)
国际大都市是对城市与世界关系和外部影响的描述,是指一个城市在经济、文化、政治等某个方面和某些方面具有国际竞争力(硬实力)和影响力(软实力)。学术源流上,有关国际大都市的概念,最初是由苏格兰城市规划师格迪斯(Patrick Geddes)于1915年在《发展中的城市》(Cities in Evolution)一书中提出的,主要是指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的首都城市和重要的文化中心、商业中心、政治中心城市。20世纪20—30年代,欧美的伦敦、纽约、柏林、维也纳被认为是代表性的国际大都市;在欧美之外,上海被认定为是远东第一国际大都市。其中,伦敦、纽约等是经济全球化的头部城市或国际经济中心城市,巴黎、柏林、维也纳等被认为是国际大都市的文化类型或国际文化大都市。
(二)全球城市(global city)或世界城市(world city)
全球城市或世界城市是对国际大都市经济功能的描述,被认为是国际大都市的一个子集。全球城市研究在20世纪60年代从泛义的国际大都市研究中独立出来,到20世纪90年代发展成为显学。全球城市研究强调国际大都市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城市网络中的控制中心和资源配置作用,它们是跨国公司总部、国际金融机构、科研机构和国际组织的所在地,由此成为国际贸易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创新中心和国际交通枢纽。全球城市概念的发生发展可以分为三波。
第一波是20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的定性研究。1966年彼得·霍尔(Peter Hall)出版《世界大城市》(TTe World Cities)一书,讨论世界城市在经济全球化中的意义。1980年约翰·弗里德曼(John Friedmann)发表论文,强调世界城市是跨国公司的集聚地以及世界交通网络的重要节点。
第二波是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的定量研究,1991年丝奇雅·沙森(Saskia Sassen)出版《全球城市》(TTe Global City)一书,研究纽约、伦敦、东京三大全球城市,强调全球城市是金融等高端服务业或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地。2000年以来,英国拉夫堡大学全球化与世界城市研究小组研制和出版GaWC全球城市分析和排行榜。
第三波是2007年以来的10多年,对全球城市的研究扩展到全球城市区域,强调科技与文化在全球城市发展中的作用,并从网络视角关注城市间的竞合关系。
(三)超大城市(megacity)
超大城市是对城市人口规模的描述。按照联合国人居署的界定,超大城市特指人口在1000万以上的城市。超大城市得到特别关注,主要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事情。按照联合国发布的有关资料,1950年世界上超大城市的数量是0;1970年出现了2个超大城市,即纽约和东京;1990年超大城市数量增至10个;2013年超大城市数量达到28个。截至2022年末,中国基于常住人口的超大城市一共有8个,包括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天津、武汉、成都、重庆等。由于超大城市,如孟买、圣保罗、墨西哥等,有半数以上存在于发展中国家,因此城市治理的重点是要解决由人口规模巨大、空间配置不当引发的城市病。研究国际大都市特别是全球城市要注意,人口规模巨大不是全球城市的充分必要条件。虽然有些人口规模巨大的首都城市或者超大城市是全球城市,如东京、上海、北京等,但是许多全球城市并不是超大城市甚至是特大城市,如新加坡和迪拜等。
此外,许多超大城市人口规模超过1000万人,但是经济全球化甚至洲际贸易水平却很低,因此不是经济意义上的全球城市。新加坡作为一个城市国家,要保持全球城市的竞争力,有人认为人口规模需要增加到1000万人。东亚人多地少的地区,超大城市与全球城市往往是有相关性的。
(四)可持续性城市(sustainable city)
可持续性城市是对城市地点质量的描述。可持续性城市的概念,缘起于1992年联合国确立可持续发展战略。2015年联合国提出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其中目标11就是要在全球大力建设可持续性的城市与住区。在联合国的政策文本中,可持续发展被认为是相较“二战”以来的经济型现代化更有转型升级意义的新型现代化。
可持续性城市是经济、社会、环境3个方面协调发展的城市,目的是通过城市治理解决唯经济增长导向的传统城市化带来的系统性失衡问题。把可持续发展引入国际大都市研究之中,关键是要处理好国际大都市的经济竞争力与城市品质和可持续性之间的关系。对于既是国际大都市又是超大城市的城市来说,努力进行可持续性导向的城市转型,可以提高其在世界城市体系中的经济竞争力。对于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联合国的解读就是可持续性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上海在举办世博会后,与联合国人居署合作,先后编制年度城市可持续发展手册,研制城市可持续发展上海指数,颁发面向世界的城市可持续发展上海奖,这是上海对推进世界范围内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贡献。
国际大都市的双元竞争力模型与上海未来发展
如果中国式现代化是要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那么上海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就需要创造国际大都市的新形态。因此,本文基于国际大都市的双元竞争力概念模型,探索性地对上海未来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大都市进行讨论和展望。
(一)国际大都市的双元竞争力概念模型
近年来的实践和研究证明,单纯的经济型全球城市观点,强调国际大都市在全球化中的经济竞争力,忽略了国际大都市发挥经济功能的非经济要素,即城市可持续性对全球城市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性;替代性的综合型全球城市观点,强调城市发展需要经济、社会、环境等多要素协调,但是淡化了全球城市经济竞争力在世界城市网络体系中的重要性。
实际上,新一代国际大都市的竞争力应该有两个维度,即全球经济竞争力维度和城市可持续性竞争力维度。前者是国际大都市经济功能的全球控制力,后者是国际大都市地点质量的全球吸引力。
国际大都市的双元竞争力概念模型
本文提出国际大都市双元竞争力的新的概念模型。模型包括两个维度:一个维度是全球城市经济竞争力,另一个维度是城市可持续性竞争力。一个城市只有处在强全球经济竞争力和强可持续性竞争力的双强象限,才是能在世界城市体系中保持持久影响力和引领性的国际大都市。本文把它们称为“引领型国际大都市”。模型强调,没有强全球经济竞争力,不可能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大都市;没有城市可持续性竞争力,全球城市无法持久保持领先地位。
把反映全球城市经济功能的世界城市网络指数GaWC和反映城市可持续性的全球城市实力指数GPCI放在一起进行分析比较,可以发现目前在两个指数内都具有领先地位的引领型国际大都市主要有5个,分别是伦敦、纽约、东京、巴黎和新加坡。中国香港、上海、北京以及其他国际大都市目前只在经济功能这个维度具有世界影响力。在21世纪的可持续性全球化时代,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引领型国际大都市,不能沿着原来全球城市的延长线简单做加法,而是要上一个台阶在城市可持续性的新起点上做非线性的发展。如果国际大都市发展的上一个阶段更多的是单向度地强调全球城市经济竞争力,那么到了发展新阶段,就需要用城市可持续性提升全球城市经济竞争力,后者作为原因的作用在不断增大。由此才能理解,伦敦、纽约、东京、巴黎、新加坡等引领型国际大都市,为何在最近10年来的城市发展战略和城市总体规划中特别重视可持续发展,而不采用传统的单一型的全球城市经济发展战略和规划。
(二)从双元竞争力概念模型看上海未来发展
基于过去20多年的高速度发展,上海建设国际大都市已具有了全球城市的经济竞争力,但是能级和影响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未来二三十年,上海从高速度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需要基于国际大都市的双元竞争力概念模型,建设全球城市经济竞争力和城市可持续性竞争力两个维度双强的引领型国际大都市。为此,需要综合考虑全球城市、超大城市、可持续性等方面的上海市情,在3个重要问题上形成战略性的认识和操作性的举措。
1、工业基因的全球城市
传统的经济型全球城市理论有两个基本取向,即强调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导和在空间布局上以集中式单中心为特征,上海发展需要进行两方面的理论超越。
一是与传统全球城市概念排他性地强调发展金融等高端生产性服务业不同,上海建设全球城市需要充分认识到制造业是上海城市经济竞争力的重要基础,以及由此形成的科技创新基因。
20世纪80年代的大讨论曾经促进上海从内向性生产性城市向开放性国际大都市转向,冲破了停留在制造业搞城市建设的思想束缚。现在要防范的是另一个方向的问题,即单向度强调生产性服务业在全球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上海要再一次突破理论束缚,强调先进制造业是上海建设国际经济中心的独特竞争力,促进高端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双向赋能,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全产业链的全球城市。
二是与传统全球城市概念强调核心功能集中在城市中心不同,上海建设全球城市要基于大都市的空间特征,在整个大都市范围内布局金融、贸易、航运、制造、科创等功能,形成多层次、网络状的更有竞争力的系统。
2、人口巨大的超大城市
上海是实有人口规模巨大的超大城市,要区别主城区和外围地区两个不同的城市空间,人口分布要从单中心的集中式格局转向多中心的分布式格局。
一是主城区是集聚全球城市主要功能的城市中心和中央活动区,常住人口不能无限制增长,但是不控制白天的通勤人口和流动人口。二是城市外围地区是上海大都市的人口吸集空间,要以发展多中心的市域都市圈为目标,建设空间紧凑、功能独立、产城混合、交通便利的独立型新城市。由此,可以同时提高上海超大城市的人口承载力和国际大都市的规模竞争力。
3、可持续性的国际大都市
研究国际大都市,如果把城市可持续性竞争力看作提高城市能级的内在逻辑和前提条件,就会认识到可持续性国际大都市的空间形态应该是生态空间包含城镇空间、城镇空间包含产业空间的甜甜圈式空间模式。
在空间制约的背景下建设国际大都市,需要区分两个阶段,不同阶段产业和城市的发展时序是不同的。在城市高速度增长和空间规模扩张需要“摸麻将”的阶段,建设国际大都市需沿用PfB模式,即People follow Business。先生产后生活,城市低成本招商引资,城市品质等待经济发展起来了再补课,这是一般国际大都市的发展战略。
但是在城市高质量发展和空间规模优化需要“换麻将”的阶段,建设有影响力的国际大都市需要强调BfP模式,即Business follow People。城市一开始就要用高的城市品质而不是低的空间成本吸引人,要提高城市可持续性的“三可吸引力”,即可投资性、可居住性、可休憩性,由此吸引高端产业和跨国公司,这是引领型国际大都市形成的发展战略。
2020年以来,上海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具有第二阶段的发展意义。“上海2035”在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总目标下设立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3个分目标,就是要在甜甜圈空间的格局中实现城市经济、城市社会、城市环境3个系统的协调发展,通过创造更好的城市品质和生活环境,助推上海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大都市。在未来的新发展阶段,城市可持续性竞争力对于上海提升全球城市经济竞争力的因果关系,需要得到充分认识并强有力地付诸政策实践。
本研究的实践意义是指出上海建设国际大都市进入了新阶段,需要超越对已有全球城市概念的机械搬用,基于国际大都市双元竞争力的新理念,整合考虑全球城市、超大城市、可持续性的自身特色和相关研究,在新的高度上创造性地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大都市即引领型国际大都市。
上海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战略目标包括三个要点,其中“五个中心”的国际大都市是基本定位,具有世界影响力是能级要求,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国情特色。本文集中讨论了具有世界影响力对于国际大都市的意义,有关社会主义现代化与国际大都市的关系在文中没有展开。后者需要强调中国式国际大都市是以人为本的人民城市,需要建构上下合作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这是另外一个重要的理论课题,留待另文再作讨论。
[作者诸大建系管理学博士,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研究所所长、教授。本文摘自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国际大都市发展研究》2024年第1期(创刊号),原文题目为:“双元竞争力视域下 上海建设引领型国际大都市研究”,澎湃新闻经授权刊发,刊发时有编辑和删节]
有话要说...